關於融合與逃離

    這本書是朋友贈予我的,關於卡爾維諾,一直知道他的三本名聲遠揚的書名卻未嘗一讀。題材設定就很有意思,所以拿到手很難讀不下去。
  這好像是一場關於自我的探索,也好像是一場尋找人與社會之間距離的實驗。男爵堅持讓自己一生在樹上,卻也與地面保持著聯絡,他堅信需要距離才能看清一些東西,樹上與地面,是這種距離最直接而具象化的表達。
  故事的開始是一種類似反叛的情緒,脫離他貴族家庭的約束,乍看起來像是一個平常的驕矜少年的樣子,努力和他討厭的一切劃清界限,證明自己的堅持和與眾不同。但這份形式上堅持卻沒因思想的成長而改變,他反而慢慢找到了一種更為長久地平衡,孤獨與充實的平衡,物質與精神的平衡,維持關系與脫離掌控的平衡。他以其獨特的方式,保持距離來觀察社會,也努力保持清醒與獨立。隨著不同階段大事件的發生,大家時而畏懼他,時而鄙視他,時而尊敬他,也時而把他當做他們中的一員。他永遠那麽有神秘感。他一生踐行的理想便是不下樹,曾經差一點就被愛情動搖了,但最終還是選擇了放棄愛情。
  薇莪拉與柯希莫之間的關系其實有點復雜,他們很像,都跟身邊的人那麽不同,都那麽想要跳脫出自己的圈子反手來掌控一切,只是可能柯希莫用逃離的方式來融入社會,薇莪拉通過融入社會的方式來規避約束。掩蓋在愛情的熱烈下,他們或許曾互相吸引的就是這種共同點,然而,當他們真的成功掌控了自己生活以後,卻並不能順理成章的在一起,他們誰也不能舍棄最重要的一部分自我,因為這部分自我表達方式不同,薇莪拉通過讓男人臣服自己來表達,柯希莫通過永不臣服來表達,其實他們早就註定不能互為愛人。
  很有趣的是,雖然不同於柯希莫生活在樹上,很多其他人也並非甘於生活在自己的圈層。比如那個古怪的律師叔叔,其實用自己的方式默默表達了對柯希莫的欣賞態度,也用自己的余生,去逃離道德,宗教,規則,不同於柯希莫給自己打造了一套獨特的生活法則,他完全地去奔赴自由,任憑自由釋放自己內心的醜惡。再比如柯希莫的母親,作為一個女將軍,她一生剛強,也遵守普羅大眾的規則和信仰,但對柯希莫的某些支持態度已然超過一個母親的寵愛而已,她從颯爽的女將軍直到風燭殘年奄奄一息,和柯希莫有無數的交流,甚至最後的日子讓他盡可能通過遞東西的方式照顧自己,也從未要求他從樹上下來陪在自己身邊。我不認為這是出於母愛,更像是一種立場的表達。而故事的第一人稱呢,柯希莫的弟弟,看似一生循規蹈矩,本本分分完成了家族成員應做的一切,最後的混亂時代,卻把哥哥的戰鬥方式運用自如,這是哥哥對他一生的影響,弟弟從小邊傾向於哥哥一邊,只是他沒有做出這種選擇罷了,弟弟固守在世俗里,其實也一直向往如哥哥般的逃離。
  「柯希莫·皮奧瓦斯科·迪·隆多——生活在樹上——始終熱愛大地——升入天空。」誰選擇融入誰選擇逃離,誰熱愛大地誰憎惡大地的一切,其實只有親自活過一遍才知道。關於個體與自由的這個主題,作者和柯希莫都進行了盡可能的探索。這是百年來沒有固定答案的話題,有趣的是,這卻是我們多數人生命中常常閃現腦海的思考。大概70年前天然氣卡爾維諾通過向人們描繪了他想表達的關於個體與自由的某種可能,途徑70多年的時光依然被人傳閱,或許這種迷茫與探索就是一種人類的共鳴吧,無關年代社會宗教科技文化。
  感謝書籍作為載體,讓抽象繁雜的思維有了具象的表達,讓不同時空的人在屬於自己的時間里找到共鳴;感謝卡爾維諾,讓我在好些個安靜的夜晚,感覺到孤獨又合群。感謝能夠送書的朋友,因為我覺得送一本精心挑選的書,就像是願意從自己的被書籍滋養的靈魂里,向我展示其中一根美麗柔軟的藤蔓,這樣的關系像是孩童願意展示給對方今天撿的最漂亮的貝殼的一樣,純潔而珍貴。


  • 我聞神仙亦有死
  • 阿達拉勒內
  • 遺所思
  • 白色橄欖樹
  • 山月記
  • 別名格蕾絲
  • 一個不為人知的故事
  • 血不是美的
  • 圍巾
  • 自深深處
  • 海底
  • 無須再「見」巴黎聖母院
  • 語言是一場圍獵
  • 這就像夢中的色彩
  • 黃沙里的圖騰
  • Copyright © 夢江湖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