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自我的旅途
尋找自我是貫穿一個人一生的重要課題,也是了解世界本質的必經之路。我們融入社會,結識他人,探求真理,卻往往忽視了與自己內心深處的交流。書中的主角悉達多,一位年輕俊美的婆羅門,不惜放棄崇高的地位,成為一名苦行者,只是為了摒棄「我」,尋找內心深處的阿特曼。
在當時主流社會的眼中,現世皆為虛妄,而喜悅,抑或是悲傷,都毫無意義。人們認為自我應該被舍棄,徒留空泛而虛無的大梵。在我看來,這不過是厭世消極之人的自我麻痹。人們渴望發現世界中的真理,卻拒絕了解、融入社會,不敢面對自己的懦弱與遲鈍,只是將自己困於思想的一方天地之間,麻木而又無能。就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日復一日的苦修並沒有讓悉達多朝阿特曼更進一步,反而令他的內心越發痛苦煎熬。直到與佛陀對話後,他才猛然醒悟,認識到「我「的重要性,踏上了尋找自我的旅途。自那以後,他不再是一個婆羅門,亦不再是沙門。他只是悉達多,只是他自己。
笛卡爾曾言,「我思故我在。」這種思考絕不是坐井觀天的臆想,而是結合現實事物的,對其本質的思考與探索。自我絕不該被舍棄——堅強或懦弱,世故或純真,這些都是「我「的一部分。只有接納完整的」我「,才有可能實現自我存在的價值,尋找到內心深處的阿特曼。悉達多接納了自己,於是他開始走進世界,欣賞世間萬物的美好。
但同時,悉達多也是迷茫的,孤獨的。在他之前,從未有人走上和他相同的道路,他沒了歸屬,他看不見這條路的盡頭。在當時的社會中,他是一個異類,但他並沒有被挫敗。「凡置我於死地者,必將與我以後生。「這樣獨一無二的人生經歷讓他真正觸及了自我的核心,追尋到了他心中的阿特曼。
尋找自我的旅途必定是充滿困難、挫折的,但它能帶來無數寶貴的知識與財富,讓我們探尋陌生世界的內在,發現萬物的核心。於是無論前途有多少艱難險阻,我們都甘之如飴。